本报杭州2月28日讯(记者 全琳珉 通讯员 市闻)今日,浙江省在杭州召开了一场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工作会议,会上阐明了今年浙江省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及能力建设方面的全新规划。会议旨在通过一系列制度和科技手段,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以构建一个全链条的食品安全监控机制。
会议透露,浙江省在2025年底之前,预计将95%以上的食用农产品重点主体和关键品种纳入浙食链系统管理,国家基本药物的抽检合格率也计划达到99.5%以上。这一系列目标的提出,显示了浙江省对于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切实行动。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明确在会上布局了六大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了多达64项具体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全面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全链条监管能力、专项治理突出问题、助推药品和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共治格局以及建设安全基础工程。
此外,浙江省还特意强调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各类检测机构和公众积极提供违法行为线索,以形成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正在构建一个食品安全风险智能控制平台,将先进的AI技术全面融入到食品安全风险的收集、分析、预警和闭环处理等环节中。据了解,此次引入的AI技术可以在源头上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浙江省在食品安全管理中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
浙江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常用的舆情监测及投诉举报数据分析主要依赖关键词搜索,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消费者所反映的问题。而现在全新的AI技术可以深刻理解语言的语义,从中准确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此,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不仅能被及时处理,同时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大幅提升风险的预警能力。
在风险预警和处置环节,浙江省还专门训练了针对食品安全领域的专业算法模型,该模型的设计旨在进一步增强风险研判的科学性与精准性。这一举措的实施,将使得食品安全隐患能够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极大减少可能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
当前,全球范围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监督执法力度的增强与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相结合,已成为各国保护消费者的共识。AI技术的引入,让浙江省在食品安全管控中走在了前列,也为国家的整体食品安全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浙江省的这一做法无疑是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科技手段加以制度保障,形成全民参与的治理共识,必将为浙江省的食品安全创造出更加安全的环境。尽管前路尚远,但这一切的努力无疑将在未来为公众带来更为安全和健康的食品保障。
在这次会议上,除了对未来工作的规划与展望,浙江省还在重复强调食药安全共治的理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个体都是食品安全的守卫者。与公众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协作,将是推动整体治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未来,尽可能使AI技术覆盖更多的领域,助力食品安全,浙江省的这种战略信念无疑将引发广泛关注。
总结来说,浙江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的全新举措,充分展示了科技与管理的深度融合。这场集结了现代科技、公众参与及政府责任的合作,必将为更高水平的食品安全治理奠定扎实的基础,最终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long8官方产品推荐
售前咨询:0760-2332 0168
售后客服:400 830 7686
1998~2024,今科26年专注于企业信息化服务
立 即 注 册 / 咨 询
上 线 您 的 网 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