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long8(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科技领航站

浙江大学教授彭笑刚:量子点显示技术将助中国弯道超车-Long8

浙江大学教授彭笑刚:量子点显示技术将助中国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25-03-11点击数:

  long8平台用户评价什么是科学意义上的新材料?新材料与高科技产业结合将产生什么化学作用?中国显示产业如何弯道超车?

  带着上述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全球著名化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彭笑刚,由他主导研究的量子点技术(溶液半导体纳米晶、QLED),成为具有突破性工业应用的新材料,也被赞誉为“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优秀发光材料”。

浙江大学教授彭笑刚:量子点显示技术将助中国弯道超车(图1)

  科技部公布的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由彭笑刚团队设计出的新型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将使用亮度条件下的寿命推进到10万小时的实用水平;这种新型器件成为下一代全球显示和照明技术的有力竞争者。

  作为国际顶尖纳米材料学家,彭笑刚的研究进展代表着量子点学术发展的风向标。他介绍说,量子点领域的发端,大约在70年代末。当时,西方国家的化学家受石油危机的影响,想寻找新一代能利用太阳能的光催化和光电转换系统。借鉴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化学家们开始尝试着在溶液中制备半导体小晶体,并研究它们的光电性质。

  直到1990年到1993年新的“金属有机-配位溶剂-高温”路线出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量子点做到发光;2001年,他在Arkansas的实验室发现了“绿色”有机溶剂路线,才真正解决了量子点生产方面的问题。

  “由于量子点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液晶显示色域低的硬伤,而且只需要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就可以调出需要的颜色,而且色纯度非常高,晶体的稳定性也非常高,这是其他材料难以企及的,这让液晶显示的生命力不断延长。”彭笑刚说。

  “第一代量子点显示是光致发光量子点元件+LCD,但到了第二代量子显示,就是QLED电致发光技术,这种技术是无需背光的,显示性能比OLED更好。因此做量子点的电致发光显示,已经成为共识。”针对量子点技术的应用,彭笑刚认为,5年后电致发光量子点技术将迎来新突破。

  近年来,显示技术快速迭代升级,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被认为是未来替代液晶的显示技术。然而,量子点技术的出现,或许将改变。

  彭笑刚告诉记者,OLED有很多优势,但是寿命是最大的问题,烧屏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从技术路线来看,因为良品率太低,大屏OLED根本无法采用三星RGB OLED技术路线。反过来看液晶技术,原本的技术瓶颈逐一被突破,量子点技术解决了色域问题。“通过对比OLED和量子点技术,我们发现,OLED TV最后剩余优势只有黑场、柔性。”

  现在光致发光的量子点电视只是第一代产品,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如果量子点能够实现电致发光显示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彭笑刚进一步阐释说明:“电致发光量子点技术非常有价值,会对整个行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可以像OLED一样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也可以实现柔性显示、超薄造型,却不存在OLED的缺陷,这将对OLED形成真正的挑战。”

  目前,量子点正在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标记、照明和显示产业等领域开始应用探索。例如,在生物医疗领域,可以利用量子点的不同颜色来同时检测多种病菌或者农药残留;而量子点应用于照明产业,可以大幅提升发光效能。而在显示产业领域,我国彩电厂商也一直在量子点电视领域进行研究。

  “显示产业从CRT、到LCD、再到OLED,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我国进口背光模组有非常大的外汇消耗。如果中国各方力量联合起来把量子点技术做好了,将打破这个局面。”彭笑刚告诉记者,现在我国拥有量子点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这将是中国显示产业实现弯道超车,获得话语权的重要机会。

  记者了解到,正因为量子点技术有非常好的技术和应用前景,量子点打印显示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在科技部公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清单中,由彭笑刚牵头的“量子点发光显示关键材料和器件研究”入选了“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在政策推动下,我国量子点显示技术将有望率先在全球实现新的突破。

售前咨询:0760-2332 0168  
售后客服:400  830  7686



1998~2024,今科26年专注于企业信息化服务

立 即 注 册 / 咨 询
上 线 您 的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