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内农化行业首个“黑灯工厂”,开启农药“智造”模式;行业内率先完成生产端和销售端的数字化转型,上线银商会客户管理系统,带领下游破“卷”;建设惠州农化行业首个GLP实验室,开发全新业务线……
在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农科技”),记者见到了公司董事长钱炫舟。谈起公司今年的发展,他信心满满:“去年我们的营收将近两亿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近三亿元的销售额,取得50%的同比增长。”
银农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03年的农药企业,定位是对标国际一流品牌,做高端农药产品的国产替代,目前已发展成集安全、高效、环保新型农药制剂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我们最开始主要生产果蔬作物杀虫剂、杀菌剂。果蔬作物经济价值高,专业种植户多,彼时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蓝海市场,但高端农药产品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钱炫舟表示,那时国内农药产品门类众多、品质普通,缺乏创新的原研药品,当银农科技喊出“对标国际水平,追求卓越性能”口号时,业界没人相信他们能做得到,“只有我们相信自己做得到。”
如何破局?银农科技的思路是打造“大单品”,走差异化路线年,银农科技的甲维盐微乳剂“农舟行”面世,并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内专注于该产品的提升。2015年,该单品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标志着银农科技在国内巨头们看不上、看不见、有壁垒的杀虫剂甲维盐微乳剂细分领域站稳了脚,在业界被誉为“甲维盐鼻祖”。
2014年,瞄准百草枯禁用留下的市场空白,银农科技启动与国际巨头巴斯夫洽谈合作,期盼拿到巴斯夫专利除草剂成分苯嘧磺草胺原药,攻关其与草甘膦复配的产品。历经2年艰难谈判,银农科技拿到入场券,2019年,除草剂苯嘧磺草胺·草甘膦复配制剂“坎净?”推向市场,实现国内苯嘧磺草胺复配草甘膦除草剂产品零的突破。
但银农科技并未满足于此,持续对该配方进行优化升级,2022年上市新品“邦农铲?”,去年的推广已为产品奠定良好口碑。“根据订单判断,今年该产品将成为我们新的爆款,预计带动销售额增长超5000万元,对公司发展形成新的支撑。”钱炫舟说。
2024年,我国农药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价格“内卷”此起彼伏。同年11月,农业农村部公开征求《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修改意见,其中提出的“一证一品”新政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一证一品”是指同一登记持有人的农药产品标签只能标注一个商标,目前实施的是“一证多品”,即一个证件可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业界预测,受此影响,行业将有高达80%的产品退出市场,为实力雄厚的企业腾出市场空间,有利于鼓励企业集中资源打造出更多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大单品,继而推动农药市场竞争从无序、分散走向有序、集中,并降低农药的生产和推广成本。
面对这一趋势,银农科技的布局又一次体现了其前瞻性。银农科技一直在转型升级,最早是在生产端,2018年投产行业内首家“黑灯工厂”,成为首家全自动化生产的农药制剂企业;2022年起启动数字化升级,2023年完成研发、供应链采购和智能生产、销售数据融合,实现全线互联和数据共享,不仅实现对产品质量和物流的全追溯,还能通过渠道销售管理赋能客户,增强市场竞争力。
也是在2023年,观察到业界恶性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严重性,银农科技果断在销售端上线CRM系统启动客户教育。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个风险颇大的行为,龙8品牌介绍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逼退场。但钱炫舟很坚定,“如果我们的产品能解决客户的痛点,就一定能做成这样的事。”
银农科技一方面对客户进行分类筛选,并成立银商会加强对下游渠道销售管理,汇聚近5000名会员,形成有序的区域和网络销售管理,建立起了上下游共赢生态。
另一方面,从长期聚焦单一产品,扩充到10个产品。今年1月银农科技宣布,计划每年推出3至8个新产品,目标是在8年内达到50个销售产品。与以往催生于经济作物农药产品不同,以后大田作物领域的农药产品将成为银农科技的重点,“我们2024年开始在大田领域开展探索,目前产品占比约10%,今年将提高到20%,未来大田产品将超过经济作物产品的量。”
钱炫舟表示,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因为随着我国农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持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升级,现在大田作物领域也有了越来越多专业种植户和规模化种植,大田作物领域的农药增速将大幅提升。“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迎来最好的时代。”
从自主研发的甲维盐微乳剂横空出世,到苯嘧磺草胺复配草甘膦除草剂零的突破,到全线产品升级进入纳米级助力农业绿色发展……行业弄潮者的背后,是银农科技对科研创新的坚持。
“我们现有研发人员30多人,多于生产人员。”钱炫舟介绍,为保持行业领先性,银农科技每年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科研投入已连续数年占营收的10%,与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开展合作。
如今,在银农科技办公楼5楼,银农测试中心已经搭建完成,并于2024年底通过了农业农村部评审专家的现场检查评审,有望在今年一季度通过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资质认定,届时不但可满足自身的需求,还将对外营业。
“新农药产品登记都需要检测,目前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检测资质,企业还比较少有,随着我国农药行业低毒化、生物化发展,检测环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钱炫舟表示,早在2019年公司就启动了GLP实验室建设,也是惠州农化行业的首个检测基地,可开展农药理化性质测定、产品质量检测试验和储存稳定性试验。
据初步评估,该中心起步期每年能开展200个样品检测,银农科技计划后续申请欧盟认证,服务更多国产农药出口,“在助力我国农业行业出海参与全球竞争的同时,也为自己锻炼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检测队伍,龙8品牌介绍为企业发展锻造强大后劲。”
售前咨询:0760-2332 0168
售后客服:400 830 7686
1998~2024,今科26年专注于企业信息化服务
立 即 注 册 / 咨 询
上 线 您 的 网 站 !